国内买家争夺Bally 山东如意加入战局
作者:时尚头条网 来源:联商网2018年01月10日 10:56:55

2017年,奢侈时尚领域迎来新一轮的收购并购潮,据时尚头条网初步统计,获确认的奢侈和时尚品牌收购交易已超过40起,不过于去年4月决定出售的瑞士奢侈品牌Bally仍未敲定买家。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山东如意控股集团是最新一个加入收购Bally的中国买家。因信息保密而不愿公开身份的知情人士称,如意集团正在与卖方进行深入谈判,以7亿美元的收购价格超越复星国际、七匹狼和赫美集团成为领先竞购方。

不过知情人士续指,双方尚未就条款达成最终协议,其它竞购者可能仍有机会胜出。据悉,Bally的潜在买家还包括日本贸易公司伊藤忠商事。

截至目前,Bally母公司JAB集团和如意集团均拒绝对该消息作出评价

Bally 1851年成立于瑞士,产品包括奢侈皮鞋、皮带、皮包、钱包和服装,并于1986年进入中国市场,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奢侈品牌。之前曾被美国TPG拥有,后者在2008年将其卖给了JAB集团。

不过,JAB集团在去年4月份时称,希望能专注在食品和饮料业务上,因此决定出售旗下的奢侈时尚品牌,其中Jimmy Choo已于去年7月以12亿美元被Michael Kors收入囊中。

Bally CEO Frédéric de Narp去年在接受时尚头条网独家专访时表示,品牌已和JAB达成一致,认为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把Bally出售给那些愿意为品牌投入更多精力的投资人手中。

有数据显示,2016财年品牌年销售额增幅为4%,折旧摊销前利润更增长了100%,批发渠道销售额则大涨20%,其中负责机场免税店的旅游零售部门增长最为强劲,不过Frédéric de Narp拒绝进一步透露具体数字,但表示品牌年销售额最快将在2021年进入10亿欧元俱乐部。

据Frédéric de Narp透露,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亚洲市场是Bally的第一大市场,中国消费者2016年为品牌创造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4%,每年将近一半的Bally商品被中国消费者买走,品牌目前在中国地区共拥有约60家直营门店。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参与Bally竞购的中国公司均于属于近年来奢侈时尚领域收购并购的活跃买家。

作为Bally的领先竞购方,如意集团自2016年便开始通过收购不断扩张其时尚版图。

在买下拥有Sandro、Maje和Claudie Pierlot三个法国品牌的SMCP集团和英国百年奢侈品牌Aquascutum后,如意集团又于去年11月先后以22.2亿港元和5084万港元收购高级男装零售公司利邦控股51.4%的股权和创新成衣制造商Bagir 54%的股份。

Bally另一竞购方七匹狼则于去年8月通过香港全资子公司出资2.43亿元人民币的等值美元,投资Karl Lagerfeld Greater China Holdings Limited(KLGC)80.1%的股权及对应的股东贷款。

公告显示,KLGC拥有Karl Lagerfeld在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澳门在内的大中华地区以及新加坡地区商标的永久的、不可撤销的、排他性、可再分发的使用权,此使用权包括设计、生产、分销等一系列核心权利。目前七匹狼全资子公司已取得Karl Lagerfeld中国区运营实体80.1%的股权。

与此同时,持有多个奢侈时尚品牌股份的复星国际集团也于去年开始加大对奢侈时尚领域的投入,除增持旗下意大利品牌Caruso和德国服饰品牌Tom Tailor的股份外,还于去年6月以2.56亿英镑买下全球最大祖母绿矿商Gemfields。

同年12月20日,复星国际决定收购意大利奢侈内衣品牌La Perla,目前正在对品牌母公司Pacific Global Management展开为期30天的尽职调查,不过未透露具体交易金额。

与上述集团的收购目标不同,去年下半年突然浮现的奢侈品行业“收购狂人”赫美集团主要通过收购奢侈时尚品牌在中国的运营控股公司来布局奢侈时尚市场。

自2017年7月以来,赫美集团先后收购上海欧蓝、崇高百货、臻乔时装、彩虹深圳、彩虹珠海等多家奢侈时尚品牌国内代理商,目前由集团运营管理的全球奢侈品牌数量近40个,包括Armani、Versace和MCM等国际奢侈时尚品牌,拥有超过260家精品零售门店,已成为中国大陆地区最大的奢侈时尚品牌运营商之一。

除了不断扩大其线下布局,赫美集团同样嗅到了中国奢侈时尚线上渠道的巨大潜力。

1月8日,赫美集团宣布计划与新尚品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旗下的赫美商业将以不超过人民币2.5亿元的股权转让款和不超过1.5亿元的增资款的总交易对价受让新尚品持有的尚品网90%股权以及和诚宇信100%股权。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此次参与竞购Bally的中国买家实力均不可小觑,无论谁是最终的赢家都有助于推动品牌进一步扩张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