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pkart越来越有BAT像了
作者:竺道 来源:竺道2017年10月27日 20:52:07

联想到去年被金融机构连续18次降低估值的艰难时刻,今年的Flipkart可谓咸鱼翻身。2017年的Flipkart从软银、腾讯、微软、eBay等一众大佬那里获得了40亿美元资金,一举摆脱了资金困境。

Flipkart从这些“大佬”那里能够得到的不止是资金,还有技术以及经验,尤其是做生态圈的经验。

回顾一下过去几个月的新闻发现,Flipkart正在大举投资和并购,其中包括:印度版“58同城”UrbanClap、印度版“饿了么”Swiggy、印度版“淘票票”BookMyShow、网络家具平台UrbanLadder、时尚电商平台Kishore Biyani、电子产品维修公司F1 Info Solutions。

此外,Flipkart还并购了eBay印度,并向旗下电子钱包产品PhonePe投资了5亿美元(部分交易还在谈判中,需要进一步确定)。

上述这些企业都是行业领先企业,已经在各自行业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这和Flipkart在过去两年的投资思路有很大不同,2015年和2016年,Flipkart进行过的大型投资包括时尚电商Myntra、B2B物流平台Blackbuck、移动广告平台AdIquity。这些投资更像风险投资,大家普遍认为Flipkart是在通过投资来扩大GMV。

但今年的投资更具有战略投资意味,在竺道看来今年的Flipkart像是在打造生态圈,做成一个阿里巴巴式的企业帝国。

也许Flipkart也想明白了,印度电商是个赔钱货。印度的消费者“屌丝味”太重,哪家店让利多就去哪家,毫无忠诚度可言。印度的电商企业除了烧钱补贴吸引顾客,还有什么其他办法与对手竞争吗?

刚刚过去的排灯节,印度各电商平台拼命打折促销。最夸张可能非Paytm Mall莫属,疯狂赠送金条、商品免单、返现,送礼物和电影票等等,背靠“阿里爸爸”,Paytm Mall出手相当“大方”。

据印度Economic Times报道,排灯节期间,Paytm Mall靠烧钱烧出20%的市场份额。

印度电商不能同中国相提并论,中国电商产业的发展有强大的制造业做后盾,商家可直接到厂家订货。而印度电商平台没有核心优势,这主要源于印度制造业不强,不论线上线下的商家均需要通过中间商进货,网络电商和实体零售在价格上并不能拉开太大差距。

因此,网络电商更多的选择是通过补贴吸引顾客。随着网络生活的深入,人们将越来越接受网络购物,但如何盈利仍然是困扰印度电商平台的最大难题。

五个月前,竺道就以“软银14亿美金加持,Paytm正在从印度‘支付宝’变身为印度‘阿里巴巴’”为题发文称,已经不能简单的用支付的逻辑看待Paytm。如今的Paytm业务范围不在局限于支付,还有支付银行、电商、OTA、电影及跨境课堂票务等一系列业务。

可以说,同样是以支付起家,Paytm的业务布局甚至已经超过了蚂蚁金服在中国的业务布局。

依托Paytm现有的2.3亿用户,如Paytm的创始人夏尔马所说,未来用户数将达到5亿。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再加上马云和孙正义两位“奶爸”的支持,Paytm可以以支付为基础打通所有消费互联网领域,并与行业巨头一较高下。

未来的Paytm在印度甚至可能是淘宝、天猫、网商银行、蚂蚁金服、飞猪旅行、淘票票的组合体,不再对标“印度支付宝”,而是印度的“阿里巴巴”,成为下一个像BAT一样的互联网企业(Paytm Mall正在努力打通中国渠道,通过从中国进口商品解决定价问题,也算把握住行业痛点)。

回看如今的Flipkart,也在走Paytm的道路。不能再用电商的逻辑去理解Flipkart,Flipkart正以电商为入口打造自己的生态链,所有的网络消费都将囊括在Flipkart的业务范围内。一旦控制了网络流量、入口,消费者自然而然将成为平台的长期顾客。即使电商不赚钱,也可以通过其他领域把钱赚回来。